英國   美國   香港   日本   瑞士  
  • 客服熱線 852-5577 5113
  • 特朗普首份非農出爐,市場反映有限

    截止2025年03月10日,上周最新公佈的2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5.1萬人,雖然不及市場給出的預期,不過仍然表明勞動力市場在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僅逐步降溫,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以及美國聯邦政府大幅裁員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削弱勞動力市場的韌性。國際黃金價格在上周整體保持高位震盪,目前仍處於2900大關的上方,而接下來將要迎來CPI通脹指標的出爐。

    非農資料多項指標表現不佳

    2月非農數據雖未暴雷,但細節暴露隱憂。新增15.1萬崗位中,私營企業貢獻14萬,略低於預期的14.2萬;政府部門僅增1.1萬,遠不及前值3.2萬,顯示財政收縮已影響公共就業。

    製造業新增1萬,超預期0.5萬,但前值1月資料下修至-0.5萬,凸顯波動性。勞動參與率跌至62.4%(預期62.6%),U6失業率升至8%(前值7.5%),暗示潛在失業壓力上升。時薪月率持平0.3%,年率4.0%不及預期,工資增長放緩緩解了通脹壓力。

    經濟放緩跡象也在週邊顯現。一季度GDP預期被下調至1.5%以下(亞特蘭大聯儲預測萎縮2.4%),消費支出和房地產疲軟是主因。這為美聯儲提供了更多觀望空間,但也讓市場對衰退的討論升溫。

    特朗普關稅政策“反復橫跳”;周初宣佈對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關稅,次日又推遲一個月執行,政策不確定性引發避險資金湧入黃金。據估算,若關稅全面實施,美國通脹或短期上升0.5-1%,而鮑威爾表態“需觀察其持續性”,政策模糊性加劇市場焦慮。

    美聯儲“鴿派維穩”定調市場;鮑威爾雖強調“經濟仍穩健”,但承認關稅可能推高通脹,並暗示“無需倉促降息”。此番表態既未打壓降息預期,又為政策留足靈活性,黃金在“滯脹擔憂”中獲雙重支撐。

    市場接下來最為關注的,無疑是將在下周公佈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因為這一資料將直接影響美聯儲的後續政策走向,並可能對市場形成進一步的衝擊或提振。

    近期,美國多項經濟資料表現疲弱,令市場開始質疑美國經濟能否維持穩健增長。在剛剛過去的1月,CPI環比上漲0.5%,創下2023年8月以來的最大月度漲幅;而根據路透調查,2月CPI的環比增幅可能回落至0.3%,但即便如此,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如果下週三公佈的CPI資料繼續顯示通脹高於預期,可能打消市場對美聯儲加快降息步伐的期待。目前市場依託聯邦基金期貨定價,預期到今年12月底前美聯儲將累計降息近75個基點。不過,如果通脹仍處於較高水準或出現重新抬頭跡象,美聯儲可能不得不維持4.25%-4.5%的現行利率區間更長時間,以防止物價過快上漲,進而對市場構成一定的壓力。

    增產預期和關稅政策施壓油價

    原油市場在多空因素激烈博弈下呈現“先抑後揚”的震盪格局,但最終仍錄得顯著跌幅。布倫特原油周跌3.67%,創11月11日當周以來最大單周跌幅;WTI原油周跌4.15%,刷新1月21日當周以來的最差表現。

    OPEC+增產與美國原油庫存激增引發供應寬鬆預期,推動油價跌至數月低位,而周尾特朗普對俄羅斯制裁的威脅則刺激空頭回補,油價短暫反彈。

    OPEC+增產決議衝擊市場。OPEC+宣佈4月起增產40萬桶/日,疊加美國葉岩油產量回升至1280萬桶/日,市場對二季度供應過剩的擔憂加劇。儘管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稱“未來可能調整政策”,但增產落地已對周初油價形成直接打壓。

    美國原油庫存超預期累積。EIA資料顯示,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增加420萬桶,連續第五周上升,總庫存升至4.83億桶,創2022年6月以來新高。庫欣地區庫存同步增加,進一步強化供需寬鬆預期。

    特朗普制裁威脅引發供應擾動。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發文稱將“強烈考慮”對俄羅斯銀行實施制裁,並加征能源關稅,市場擔憂俄羅斯原油出口受限(日均約500萬桶)。儘管制裁細節未明,但地緣風險溢價推動週五油價反彈2%。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可能取消對符合現有貿易協定的加拿大原油和汽油進口加征的10%關稅。如果這一措施落實,將緩解北美能源貿易的緊張局勢,可能對油價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美國對伊朗施壓升級。美國財長貝森特重申將伊朗原油出口“降至接近零”,並計畫在海上攔截伊朗油輪。若執行嚴格,全球市場或減少約100萬桶/日的供應,但實際效果仍需觀察歐盟與亞洲買家的配合度。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方計畫對伊朗實施更嚴厲的經濟制裁,以迫使其石油出口大幅下降,同時對伊朗貨幣施壓。市場人士認為,如果伊朗原油出口大幅減少,可能對全球原油供應造成影響,支撐油價企穩。